幼儿玩高端电子产品
在电子智能技术大爆炸的今天,信息化工具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?怎样给孩子找一个棒棒的电子学习小伙伴?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。
让智能电脑走进课堂,成为学具——近年来,“电子书包”在本市部分区县进行试点,伴随而来的争议声也从未停止。
让电子产品成为“之一”
自己不当着孩子的面沉溺电子产品。如今许多家长同时也是爱玩手机、刷微博的“低头族”,在日常生活中,同样频频“低头”。家长是孩子的榜样,潜移默化间,很可能这一不良习惯也将影响到其今后的成长。因此,不妨在“家规”中添上一条,陪伴孩子时,尽量少看手机、电脑。
不管用不用电子学习设备,家长的陪伴、引导都非常重要。增加和孩子的互动活动,多花时间陪他聊天、去户外运动,这些才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不把电子产品作为“交易筹码”,比如“吃饭就给你玩”之类的。由于不少家庭已经有“孩子不可多玩电子产品”的意识,平时对此有所限制,往往成了要求孩子完成某事时的“加码”。久而久之,在孩子的脑海中,使用电子产品无形中成了一种难得的“奖励”,对其渴求越深。如此恶性循环,孩子可能认为听话是“有条件的”,不仅会越来越难以约束,还可能令其对电子产品“瘾头”更大。
教育专家指出,在为孩子寻找学习小伙伴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原则,是让其成为“之一”。也就是说,孩子的学习成长环境中,不应让电子学习产品占据大部分注意力。以下几点尤须注意。
找一些比电子产品更好的东西推荐给孩子,如图书、游戏等。在儿童成长环境中,除了电子设备以外,还有许多东西能使其获得愉悦感受,家长应赋予孩子更大的视野。例如,图书绘本可以带其探索不同的世界; 象棋、围棋等,可以令其收获动脑筋的乐趣和胜利的成就感……当这些也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时,对电子产品影响孩子的担忧顾虑,或许就可放到一边了。
过早接触:影响信息“消化”
此外,iPad的娱乐功能,也被很多家长用以训练孩子的“综合能力”。杨女士说,三岁的儿子特别喜欢一款“切西瓜”游戏。“眼要快,手要快,还要在高速涌现的物品中,细心分辨哪是水果、哪是炸弹,能够很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。”
沈女士最近给两岁的儿子买了台iPad。她说,iPad 既是大人们喜欢的娱乐机,又是功能齐全的幼儿“早教机”,可以作为教辅工具。马女士下载了一些教育软件,让孩子跟着 iPad 读童谣,翻看图片,学认各种水果、交通工具等,还能借此认字。“比较新鲜有趣,他学起来特别快。”
专家认为,合适时间、合适内容是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用好新技术的关键。
而进入学龄期,学习机的选择同样有讲究,不应盲目追求里面包含了多少本习题、多少名师讲课视频,而应关注其内容与课堂教学的衔接,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。
合适内容方面,年纪较大些时,与带有屏幕的学习设备接触,往往难以避免,但首要原则,是控制时间。而在内容选择上,不应盲目追求学科化知识。
有些学龄前孩子的家长急于在软件市场购买汉字认读、英语单词学习、数学加减法等软件,让孩子早早接触小学才学的知识点。这固然可算一种抢跑,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,孩子也错失了在他这个年龄段应该发展的能力的“窗口期”。
合适时间,指的是根据儿童年龄阶段来选择电子学习设备。举例来说,对年纪较小的学龄前儿童,尽可能不用带有屏幕的早教机,而选择造型卡通、颜色鲜艳的讲故事机,着重通过听各种模拟自然的声音、听歌曲、听故事、听儿歌,拓展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了解。
其实,电子设备的寓教于乐,完全可以发挥出与传统玩具不相同的优势。例如,有的音乐类软件,可以模拟多种乐器,孩子在平板上,通过弹拨、点触、摩擦等多种手势,即可模拟出不同乐器的效果,甚至可以完成一首乐曲的弹奏或创作,这对于儿童训练手眼协调、节奏感韵律感,以及激发对音乐的兴趣,很有帮助。此外,涂鸦类的绘画软件、配对游戏等,也能多元化拓展孩子身心素养。
幼儿玩高端电子产品,到底好不好?专家从生理发育角度出发,不赞同幼儿过早接触电子玩具。
教育专家普遍认为,视频早教属于人机交流方式,婴幼儿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必不可少,否则,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,易导致语言发育迟缓。家长若将高端电子产品当“早教机”,还应三思而后行。
市教科院早教专家胡育提出,两三岁的幼儿视力尚未发育成熟,平时看电视都要限制时间。 iPad很多画面都采用明亮的色彩,视觉刺激过于强烈,过长时间的注视,会引发孩子视神经疲劳,甚至诱发近视。
此外,过早专注于图示化的电子产品,可能会对孩子日后的文字学习造成障碍。医学专家认为,电子产品是一种视频早教。长时间专注地看视频,会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发展。屏幕上信息瞬间万变,触屏式的操作较快,往往孩子还来不及想一想,又进入下一个画面, “这种没有 ‘消化’ 过程的信息接收,就跟成年人不动脑筋看电视是一样的,长此以往,孩子有可能会失去思考能力。”
合理使用:选择合适“同伴”
“电子产品,说到底是一种工具,无需畏之如虎,”在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勤业老师看来,家长们应该秉着“不拒绝,不依赖”的态度,正确看待电子产品,利用它有利的一面,同时尽量避免它带来的一些副作用。他说,“只要不过度依赖,让孩子在适宜的时间内接触电子产品,了解知识、培养动手能力,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。”既然已经不能阻止iPad这类电子产品走入家庭生活,那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一下呢?
深圳电子展火热筹备中,本周有优惠名额2个,名额有限,先到先得
热线:0755-89827809 | 深圳电子展 | 2021.4.9-11 |